尹宝树研究员

发布时间:2018-06-25 文章来源:

    尹宝树,男,1963年1月生,博士,研究员,博士生导师。现为中国科学院海洋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主任,中共海洋所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,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。


教育及工作经历

    1980.09-1984.06,山东大学数学系,学士

    1984.09-1987.06,中国海洋大学环境学院,硕士

    1990-1996,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,博士

    1987.07-现在,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,助研,副研,研究员

    1993-1994,加拿大魁北克大学访问学者

    1999.7-2000.1,美国缅因大学访问科学家

    2002.3-2002.9,加拿大Bedford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访问科学家

 

    目前担任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、中组部 “青年千人计划”评审专家、“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”评审专家,国家科技部项目评审专家,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评价专家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议专家等国家级项目及人才评审专家;国际科学院组织(IAP)“全球自然灾害和减灾”项目专家组成员;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第十届理事;中科院研究生院聘任教授,中国海洋大学聘任教授,海洋科学、海洋科学集刊编委等。 

 
    主持包括国家基础专项、973课题、国家杰出青年基金B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国家科技攻关(支撑计划)课题、中科院创新方向项目、国家863课题、海洋专项等国家及省部委级项目课题33项;获国家海洋局海洋创新成果二等奖2项,辽宁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;发表论文106篇,其中SCI收录论文42篇,Top Journal高端期刊J.Geophys.Res.论文4篇;著作3部。

 
    已培养博士毕业生7人,硕士毕业生10人,培养的博士生刘浩获2005年度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。


    作为学术带头人,长期从事海洋动力过程及气候、环境效应、海洋灾害预报技术和评估及海洋环境数值模拟等的基础和应用研究,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创新性成果。揭示了东中国海波候对局地气候变化的响应和物理机制;发现了黑潮入侵东海陆架的新的底部分支,揭示了其来源和形态,提出了黑潮入侵东海分支的反气旋阶梯状结构,并阐明了黑潮向东海的营养盐输送对东海陆架生态过程有重要影响;揭示了南海西北部内孤立波和内潮的特征和变异机理;提出了渤海物理-生态耦合模型,成功地再现了渤海浮游植物一年两次的水华现象,以及水体中的氮磷含量春夏衰减、秋冬再生的循环过程;率先在我国开展了东中国海风暴潮-海浪耦合数值预报模式的发展,带动了我国在浪-流-潮海洋灾害耦合作用研究领域的发展。成果得到国内外同行认可和高度评价,有些成果满足了国家实际需求。

附件下载:
  • 尹宝树研究员.jpg